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劳动经济学原理在考研中表现

专升本教育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5-11 14:16:05

问题描述

劳动经济学原理在考研中表现,麻烦给回复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劳动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和政治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及其他专业经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也有一定的联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的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

①劳动力再生产。包括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

②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包括劳动力资源的人口基础,劳动力的结构,劳动力供求的短期平衡和长期平衡。

③劳动就业。包括就业的宏观经济目标和宏观社会目标,就业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就业与工资的关系,待业及其类型,就业前培训和就业后培训。

④劳动力的宏观管理。包括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劳务市场及其管理,劳动力管理体制。

⑤劳动力的微观管理。包括劳动的分工与协作,劳动组织与人员配备,劳动定额与劳动计量,劳动环境与人体保护。

⑥工资。包括影响工资的因素,工资职能,工资形式,工资水平,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最低工资与最高工资,工资差别。

⑦劳动保险中的经济问题。包括疾病、工伤、老年退休等社会保险中的经济问题。

⑧劳动效率。包括影响劳动效率的因素,提高劳动效率的途径,微观劳动效率与宏观劳动效率及其相互关系。

其他回答

劳动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结果,以及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在考研中,劳动经济学的相关原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包括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的决定因素,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作用。

2.劳动力市场结构: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包括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程度、劳动力流动的难易程度等。

3.工资决定:劳动经济学研究工资的决定因素,包括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劳动力的工作条件等。

4.劳动力流动: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的流动,包括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职业之间的流动。

5.劳动参与率: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参与率的决定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

6.劳动生产率: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生产率的决定因素,包括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投资、工作组织等。

7.劳动政策: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政策的影响,包括最低工资、劳动保护、就业政策等。

这些原理是劳动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也是考研中经常涉及的知识点。考生需要对这些原理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