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砼字的读音和来历
问题描述
- 精选答案
-
砼,汉语二级字,读作砼(tóng),混凝土,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经常把混凝土三个字简写为砼。
砼字的创造者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砼字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1953年创造的。当时教学科技落后,没有录音机、复印机,学生上课听讲全靠记笔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但笔划太多,写起来费力又费时。于是思维敏捷的蔡方荫就大胆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笔,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笔,可省下二十笔,大大加快了笔记速度。后来人工石合成了砼。构形会意为“人工合成的石头,混凝土坚硬如石”,并在大学生中得到推广。
1955年7月,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从此,砼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
- 其他回答
-
砼字就是偏旁部首是石,上边人,下边工,组合起来的一个字,意思就是是混凝土的意思,读音和同,彤,童,恫,铜同音。
它的来历是1953年就发明创造了,专门形容混凝土结构材质的东西,据悉国外的一些国家,混凝土的发音带有砼的读音,为了统一,方便交流学习,于是砼字的读音就被确定为tong,TONG。
- 其他回答
-
如果是砼,它的读音是混凝土,他的来历就是用石头儿加工成石子,加水泥人工做出来的石头,然后人们把它简化就成了人工石头,就是现在的混凝土
- 其他回答
-
砼字就是人工石结合起来的一个字,表达的意思也是混凝土,可是读音却和混凝雨没什么关系,和铜同音。这是因为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混凝土的发音带有砼的读音,为了方便以后再国际化工程上的交流,于是砼字的读音就被确定为“tong”了。
砼这个字是1953年才被创造出来,专门用来代替混凝土的。
以前搞工程的时候,没有电脑,所有的设计数据都需要用手写,而混凝土的使用率非常的高,可是混凝土三个字出现频繁,字写起来也麻烦不好写,于是结构学专家蔡方荫就在写混凝土的时候,用人工石来代替混凝土,混凝土可不就是人工制作出来的石头吗?但是人工石只是写起来简单了一点,还是很占空间,所以后来就合成为一个字,就是砼了。
猜你喜欢内容
-
什么龟什么鼈的词语有哪些
什么龟什么鼈的词语有哪些回答数有1条优质答案参考
-
什么龟什么酒的词语有哪些
什么龟什么酒的词语有哪些回答数有1条优质答案参考
-
什么龟什么药的词语有哪些
什么龟什么药的词语有哪些回答数有1条优质答案参考
-
什么龟什么腋的词语有哪些
什么龟什么腋的词语有哪些回答数有1条优质答案参考
-
什么龟什么肠的词语有哪些
什么龟什么肠的词语有哪些回答数有1条优质答案参考
-
什么龟什么紫的词语有哪些
什么龟什么紫的词语有哪些回答数有1条优质答案参考
-
什么龟什么策的词语有哪些
什么龟什么策的词语有哪些回答数有1条优质答案参考
-
什么龟什么木的词语有哪些
什么龟什么木的词语有哪些回答数有1条优质答案参考
-
什么龙什么黻的词语有哪些
什么龙什么黻的词语有哪些回答数有1条优质答案参考
-
什么龙什么鹄的词语有哪些
什么龙什么鹄的词语有哪些回答数有1条优质答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