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贼字的演变

注册消防脑图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5-13 22:36:04

问题描述

贼字的演变,麻烦给回复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会意兼形声字。

金文从人持戈击贝,会毁坏之意。篆文将人移到右边并讹为刀,成为从戈,则声。隶变后楷书写作贼,始见于西周金文。战国文字“贼”字所从的声符“则”或从刃、从员,为“则”字繁体。或从戈、从鼎(则省),马王堆汉墓帛书或从戈、从贝。《篇海类编》:“贱,同贼。” 《说文》篆文所从的“刀”放在“戈”下, “贝”在左部,隶变作“图A”。 “图B”又讹变作“图C”遂成“贼”字。 “贝”简化作“贝”。 “贼”类推简化作“贼”。本义是破坏。《说文》:“贼,败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毁则为贼。” (破坏法是贼)引申指作乱叛国危害百姓的人。温县盟书:“而敢与贼为徒者。” (胆敢与作乱叛国的人结为徒党) “贼”通“则”,转折连词。《侯马盟书》:“贼(则)永亟视之。”

其他回答

金文和小篆 : ‘贼’是从‘人’、‘戈’和‘贝’字组成,表示人持有兵器把宝贵的贝捣毁。本义是‘破坏’,引伸为‘伤害’。

金文①的左边是一只手,右边是“戈”(武器),中间是“貝”(贵重之物),这就表示“手持戈破贝”之意。

②是小篆的形体,“手”靠近“戈”,更有持戈的意思。

③是楷书的写法,与小篆的形体基本一致。

④是简化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