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形式意义和实质意义的民法区别

情感心理驿站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5-14 07:41:54

问题描述

形式意义和实质意义的民法区别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形式意义和实质意义是民法中两个不同但相关的概念。

形式意义指的是法律规定的字面意思,也就是法律条文中所规定的具体内容。例如,民法典第1条规定了“为了保护民事权利和义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制定本法”,这就是形式意义。实质意义则指的是法律所要达到的实际效果,也就是法律的目的和意图。例如,民法典第1条的实质意义是保护民事权利和义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意味着民法典不仅规定了具体的内容,还规定了如何实施这些内容以及如何确保其得到执行。简而言之,形式意义是指法律条文中的文字含义,而实质意义是指法律的目的和意图。

其他回答

形式意义与实质意义的民法区别如下:

调整范围不同 。形式意义的民法指由立法机关系统编纂成民法典的民法规范体系;实质意义的民法指具备民法实质内容的民事法律规范体系,包括民法典和其他民事法律、法规。

起源不同 。形式意义的民法起源于罗马法,并为大陆法系国家所采用;实质意义的民法在英美法系国家只有实质意义上的民法,而且以判例法为特点。

其他回答

形式意义和实质意义是民法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形式意义强调法律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即依法成立和有效。实质意义则关注法律行为的真实意图和效果,即法律行为的实质内容和效力。

形式意义注重法律程序和形式要素的符合,而实质意义则强调法律行为的实质性效果和法律关系的真实性。在民法中,形式意义和实质意义相辅相成,旨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其他回答

形式意义民法指民法典、民法通则、合同法、婚姻法等;实质意义民法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法律关系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