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其实普通话真的很难听,粗话又多,音调也很难听。以前为什么会有过半人赞成说普通话呢

控制工程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5-14 09:29:01

问题描述

其实普通话真的很难听,粗话又多,音调也很难听。以前为什么会有过半人赞成说普通话呢希望能解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因为从元朝开国到清朝末代皇帝浦仪让位,一共700年历史,除了明初在南京有短短几十年的建都史之外,基本上,都是以北京为国都的。

换句话说,清朝以前700年来,中国的皇帝和大臣,都是讲北京话(普通话)的。由此可见,北京话(普通话)作为一种贵族阶层语言,在中国有着700年的悠长历史。在700年当中,全国的知识分子,为了入朝当官能与皇帝大臣沟通无碍,也为了提升自己的身价,他们是向普通话靠拢的。我亲耳听过孙文演讲的录音,在交通和传媒极度不发达的20世纪初,他作为一个广东人,都能讲普通话,何以做到?毫无疑问,是在和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打交道时,一点点地学、一点点地积累的。北京官话(普通话),最初是在全国知识分子、读书人圈子里流行的,而民国初年铁路普及、广播电台出现,北京官话(普通话)才如虎添翼,迅速在全中国实现了初步普及。民国初年,高层曾经有过将广东话定为国语的动议和争论,结果仍是京话(普通话)胜出,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北京话有着700年一统全国知识分子话语的历史,这样厚重的历史沉淀,是不容忽视、也不容否认的。以上就是北京官话(普通话)能在中国得到普及的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