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小小对联!双字同音

心理学昌明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5-15 15:01:45

问题描述

小小对联!双字同音,在线求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一,平仄按对联平仄的基本对应规则,上下联中的首尾字和每个词组的尾字平仄应相对,即第一(观,平,下联应为仄)三(山,平,下联应为仄)、四(上,仄,下联应为平)、五(观,平,下联应为仄)、七(水,仄,下联应为平)字平仄相对,剩下的第二、六字可以随意,如所有字平仄对上且满足其他方面的要求,称之为严对。

(另,上联末字必须为仄声,下联末字必须为平声)二,词性(一)上联中第一组词“观音山”是真实存在的山名,且其中的“观音”是名词,不可作动宾短语解,但“观”字用到后面“观山水”时又成了动词。所以下联的第一组词(前三个字)需满足:(1)三个字整体是一个名词,如亦是一景点则更妙;(2)头两个字也是一个名词;(3)第一个字可以做动词在后面使用;(二)第二组词只有第四个字即方位词“上”(仄声),则下联须对以一平声方位词;(三)第三组词为谓语动词“观”(平声),与第一字同,则下联同位字亦须与第一字同且仄声;(四)第四组词为双字名词“山水”,此处其实有两个机关:(1)能明显看出的一个机关是这组词第一个字“山”与整个上联的第三字相同;(2)“山”与“水”具有并列关系,且两字常作为组合词出现。如只需宽对,则按平仄规则对一首字与整个下联内第三字相同的双字名词即可;如要严对,则下联中构成这组词的两个单字亦须具有并列关系且两字常作为组合词出现;三,语意上联意为“在观音山上观赏(观音山的)山水”,两个核心词为“观音山”和“山水”,在山上观赏山水,观山水不出山,语意自然,合乎常理,且机关紧密。故下联与之相对的前后两个核心词之间,也须具有上联同位词间“前者为后者提供场所”“后者在前者提供的场所之中”的关系;四,意境满足前三方面的要求已经难度颇高,然而满足这第四方面则更难。上联不但语意浑然天成,而且文意雅驯甚至有诗意;下联如在满足其他条件的情况下整体也能雅驯甚至有诗意,则堪称妙绝之对。一般对联满足前三方面的要求便可称工对,至于意境相当,则非一意苦心可得,须灵感巧至方能为之。综上所述,要做到平仄、词性、语意、意境四方面皆做到严对此联,难度相当高。答主目前只对出一个合乎基本平仄规则、语意和意境方面相对从宽的下联:法门寺中法寺规平仄上,第一(法仄对观平)、三(寺仄对山平)、四(中平对上仄)、五(法仄对观平)、七(规平对水仄),已符合对联平仄基本规则;第六字与第三字同故平仄亦对上;第二字(“门”是平声,上联同位字“音”亦为平声)从宽。词性上,“法门寺”为古刹名,亦为一景点;且其中“法门”为佛教术语名词,而上联“观音”也是佛教名词;“中”与“上”都是方位词;下一个“法”字作动词,作“遵照”解;“寺规”为名词,但“寺”与“规”不具有并列关系,故此处亦是宽对。语意上,下联整体意为“在法门寺里遵照(法门寺的)寺规”,两个核心词间的关系与上联的完全相同,且语意同样自然合理。意境上,诗意不足,不过鉴于上联也并非如“烟锁池塘柳”般诗意鲜明到一望而知,也就可以接受了。至于十全严对,暂且留待高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