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清朝礼乐是什么部门

建筑智库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5-15 16:06:11

问题描述

清朝礼乐是什么部门希望能解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礼乐”十分重视。

有文字可考的始于夏商,到周朝时期周公“制礼作乐”形成独有的文化体系。此后历朝历代都将礼乐作为象征王朝统一的标志,因此每当王朝混乱更迭时期,就会形容为“礼崩乐坏”。自秦汉以降,各封建王朝都十分重视礼乐,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官制。明朝时期负责礼乐的部门叫教坊司,到了清代初年时将礼乐并入太常寺。乾隆七年(1742年),乾隆帝下令成立“乐部”,负责管理祭祀、朝会、燕飨的演乐及审定乐器音律事务的机构。按规定,乐部设有管理大臣,也称“典乐大臣”,由礼部满尚书一人,或各部尚书侍郎、内务府大臣兼任,无定员、此外,懂得音乐的王公大臣也可特简为“典乐大臣”。乐部凡遇大祭祀、朝会、宴会时负责演乐。平时负责“掌考乐律均度数”,及审定各种乐器。乐部设有神乐署、和声署以及什帮处等机构,以分办各项事务

其他回答

清朝的礼乐机构,朝廷中主要是隶属于太常寺和礼部的乐部。太常寺的官职设置除人数上的变化外,与明朝无区别。宫廷的礼乐机构有升平署。升平署初称南府,道光七年改名升平署。设管理事务大臣一人管理署事,下设司员、笔帖式、副催长、披甲人等分理事务。

初以太监为学生,学习宫廷礼乐歌舞,后亦招民人。礼部下特设乐部主管大祭祀和大朝会的演乐及制定乐器音律事务。

乐部的长官为管理大臣,亦称“典乐大臣”,由礼部尚书或其他懂音乐的王公大臣兼理。下设署正、署丞、协律郎、司乐等官,以及乐生一百八十人,舞生三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