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大学生在清朝是官阶

学英语的内涵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5-15 19:58:48

问题描述

大学生在清朝是官阶求高手给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在清朝的科举制度中,凡未参加院试或在院试中末被录取者,皆称童生,通俗的说就是上学念书的人。

童生经过县、府两级初试,合格者,再参加由省提学院使(即学政)主持的考试,故称院试。院试一般每二年举行一次,由学政分别至各府巡回举行。考中者,称生员,即可入府、县学继续学习,取得生员资格者,即称秀才。因古代学校又称庠,故生员又称庠生。凡取得生员资格者,即算有了功名,朝廷即给予免除赋税的待遇,见了县官不用下跪,只作揖即可。生员并不是官职,相当于现在的高中生,举人相当于大学生。只有生员资格的秀才并没有俸禄,若果未能通过之后的乡试中举,亦不足以为官。很多秀才在功名上未能更进一步,只能回乡以教书等方法为生。但秀才却不能小看,不仅有上面说的特权,更重要的是,有了生员资格,才可参加乡试,去考举人,也就是说秀才或生员是踏上当官的第一阶梯。

其他回答

不是官阶。

明朝、清朝时太学即国子监的俗称。

国子监是古代最高学府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太学生就是指在太学读书的生员,亦是最高级的生员。学生多由省、府、州、县学生员中选拔的叫贡生;亦有由捐纳而得者,称为监生,然通谓之国子监生。所以清朝的太学生不一定是贡生,可能是监生,但贡生就是太学生,二者入学方式不同,一靠选拔,一靠交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