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口不绝吟这个成语的典故

法律小老头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5-16 11:25:48

问题描述

口不绝吟这个成语的典故希望能解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后汉书·王甫传》中的故事。

故事中,王甫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有诗名的文士。王甫年少时机智聪慧,好学不倦,常常口不绝吟,无论是什么地方遇到什么事情,他都会自语吟诗,从不停止。后来,王甫因其才华出众被推荐到当时的太尉刘秀部门工作,被任命为郎中,负责处理各种公务。有一天,受命前往一处山区调查情况,路途漫长,累了便找个地方休息。这时,他遇到了一个老人,老人是当地居民,非常不满政府大修水渠的事情,抱怨说水渠堵塞后,水一直淹到了自家的菜地,造成严重损失。王甫聆听后,立即下笔写下了一首即兴诗:“闻君新居多滴溜,奉君新民少辟疆。天留清景畜奇节,地值幽春箭横长。良夜疏钟堪不接,真人合剌剌无藏。但自迟迟泥水事,应携金镳一抵当。”当老人看到诗的内容后,顿时感动不已,立刻感叹:你不仅口才极佳,而且你的诗文才华也是如此卓越,你的心思真是与众不同啊!于是,这个典故就有了“口不绝吟”的说法。而后,“口不绝吟”成语则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笃定,坚持不懈地不断思索和阐述某一事物,也指一个人常常口中吟咏诗句或断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其他回答

口不绝吟,吟:吟咏,背诵。嘴里不停地吟诵。形容学习非常刻苦。出自:《旧唐书·韩愈传》:“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

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口不绝吟是中性成语,可作谓语、状语;用于读书等。

成语释义:吟:吟咏,背诵。嘴里不停地吟诵。形容学习非常刻苦

成语出处:《旧唐书·韩愈传》:“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