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唐朝儿媳妇怎么称呼公婆

自考过啦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5-16 12:39:06

问题描述

唐朝儿媳妇怎么称呼公婆,麻烦给回复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的诗句是出自著名唐代大诗人朱庆余之手,题为《闺意献张水部》。当时由于适逢科举考试,诗人朱庆余对仕途命运非常忐忑不安,怀着这样的心情,在朋友张籍的启发下,作了此诗。由于朱庆余心思细密,能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所作诗作无不受人追捧。他巧妙地将闺房情事比作为考试,将自己比作将要拜见“舅姑”的新娘,把张籍比作新郎,问自己能否讨得“舅姑”(主考官)的欢心。此诗比喻奇特,构思新颖,备受后人赏识,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篇,一直流传至今。仔细品读这首诗作,人们会发现,朱庆余也用到了“舅姑”的称谓。舅姑怎么能代替公婆呢?试问,若是刚过门的新娘拜见真正的舅姑时,那又要怎么称呼呢?难倒要以“公婆”称呼自己真正的“舅姑”吗?这岂不是闹出了大笑话。难倒是朱庆余由于科举考试,心理压力太大导致用词有误?这是不大可能的。那么唐朝人为什么要把公婆称为是“舅姑”呢?不光是朱庆余,古代很多诗人、文学家的诗作中都会将公婆称作“舅姑”。比如说唐人就留有“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的诗句。其实,舅姑一词是从古代就沿袭下来的,并不是唐代人特有的称呼。在儒家经典文献《礼记》中,“舅姑”字样非常频繁地出现在文中,如“质明,赞见妇于舅姑”,“舅姑入室,妇以特豚馈,明妇顺也”,“厥明,舅姑共飨妇”,“顺于舅姑,和于室人”,“妇事舅姑,如事父母”等语。同时,这两个词还被用来指称岳父和岳母。如《礼记·坊记》载“昏(婚)礼,婿亲迎,见于舅姑”。郑玄注曰:“舅姑,妻之父母也。”

其他回答

舅姑

内则》所要求的,“妇事舅姑如事父母”,鸡叫头遍,媳妇起床梳洗到公婆处请安。

称夫之父母。俗称公婆。

《国语·鲁语下》:“古之嫁者,不及舅姑,谓之不幸。” 唐朱庆馀

《近试上张籍水部》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也就是说,唐朝儿媳妇称呼公婆叫舅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