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切石头的古代数学家

金融小科普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5-17 03:13:20

问题描述

切石头的古代数学家求高手给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我国古代的刘徽他为了圆周率的计算一直潜心钻研着。

一次,刘徽看到石匠在加工石头,觉得很有趣就仔细观察了起来。“哇!原本一块方石,经石匠师傅凿去四角,就变成了八角形的石头。再去八个角,又变成了十六边形。”一斧一斧地凿下去,一块方形石料就被加工成了一根光滑的圆柱。谁会想到,在一般人看来非常普通的事情,却触发了刘徽智慧的火花。他想:“石匠加工石料的方法,可不可以用在圆周率的研究上呢?”于是,刘徽采用这个方法,把圆逐渐分割下去,一试果然有效。他发明了亘古未有的“割圆术”。他沿着割圆术的思路,从圆内接正六边形算起,边数依次加倍,相继算出正12边形,正24边形……直到正192边形的面积,得到圆周率兀的近似值为157/50(3.14);后来,他又算出圆内接正3072边形的面积,从而得到更精确的圆周率近似值:π≈3927/1250(3.1416)。

其他回答

刘徽看到,一块方形的石头,先由石匠切去了四个角,四角的石头瞬间就有了八个角,然后再把这八个角切去,以此类推,石匠一直在把这些角一个一个地切去,直到无角可切为止。

到最后,刘徽就发现,本来呈现方形的石块,早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一个圆滑的柱子。

石匠打磨石块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但就是这样的一件小事,让刘徽瞬间茅塞顿开,看到了别人没有看到的事情——“无限逼近”的思想。

刘徽就像石匠所做的那样,把圆不断分割,终于发明了“割圆术”。

其他回答

是魏晋时期的“割圆术”者刘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