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动机强度定律

奇怪心理学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5-18 05:45:14

问题描述

动机强度定律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动机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的,依据任务的不同性质会有所改变。

在完成简单的任务中,动机强度高,效率可达到最佳水平。 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愈强烈,工作积极性愈高,潜能发挥的愈好,取得的效率也愈大;与此相反,动机的强度愈低,效率也愈差。因此,工作效率是随着动机的增强而提高的。然而,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证实,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的曲线关系。具体体现在:动机处于适宜强度时,工作效率最佳;动机强度过低时,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不可能提高;动机强度超过顶峰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因为过强的动机使个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干扰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常活动。上述研究还表明:在完成难度适中的任务中.中等的动机强度效率最高;在完成复杂和困难的任务中,偏低动机强度的工作效率最佳。“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率。

其他回答

动机强度是导致人类行为产生的原因的强调程度。人的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一个人多种多样的需要形成一定的需要结构,它导致一个人同时存在着许多动机。这些动机又以一定的相互关系构成动机结构。由于各个动机强度不同,他们在同一个人身上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那种最强烈而又稳定的动机,其动机强度最大,叫“优势动机”,其他比较微弱而又不稳定的动机,叫“辅助动机”。

人的行为由优势动机决定。随着人的动机的满足、动机的受阻、动机的更替、动机的周期性变化或动机的挫折使原来动机的强度随之而改变。因此,原优势动机随着动机的强度降低,会失去优势动机的地位而让位于新的优势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