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中师招生从哪一年开始

建造师课件中心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6-04 16:49:26

问题描述

中师招生从哪一年开始希望能解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从1981年

1981年开始,中等师范学校先在初中毕业生中进行招生试点,但这一年,大部分仍是从高中毕业生中招的。中师全称为“中等师范学校”,是培养小学教师的中等专业学校。

公元1902年,清末甲午科状元、我国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这是我国第一所私办和独立设置的中等师范学校。它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专设机构的起点,标志着我国中等师范教育正式开始启程。从此,中等师范学校教育历时整整一个世纪。

建国之后,中等师范教育得到长足发展。

1978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的意见》中指出,中等师范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小学教师。

1981年开始,中等师范学校在初中毕业生中进行招生试点。教育部在《关于1983年中等师范学校招生通知》中要求,各地师范学校要招收年龄不超过18周岁的初中毕业生。从此,中师学校开始全部从初中毕业生中选拔招生。

在1981年至1998年近20年的时间里,“初中毕业、应届生、高分数”成为中师招生的关键词,录取分数远远超过重点高中。音体美加试和面试,则进一步抬高了考生进入中师的门槛。

1988年,全国中师学校数量达到高峰,扩展为1065所,到1995年,全国仍有中师学校897所,在校学生人数高达80多万。

当时,我国师范教育分为三级,即小学教师由中师培养,初中教师由师专培养,高中教师由高师培养。

1999年3月, 教育部颁布《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提出:从城市向农村、从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由三级师范(高师本科、高师专科、中等师范)向二级师范(高师本科、高师专科)过渡,通过实施教师资格制度逐步实现中小学教师补充与人才市场接轨。小学教师改为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因此大多数中等师范学校转型,取消中师教育模式。

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的政策直接宣告中师教育走进历史,成为“绝代芳华”。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20余年间,中师学校培养了400多万名合格毕业生。这一代优秀的中师学生在基础教育领域大放异彩,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撑起了中国中小学教育的大半个天空。

回顾中师教育百年,它的宝贵经验值得当今时代的各级各类学校学习借鉴。

第一,重视养成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养成教育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位中师生的心底 ,成为中师生灵魂之根。多年以后,中师生们的生活方式已千差百异,但无论是因各种各样的原因留在乡村,还是离开了故土;无论是居庙堂之上,还是处江湖之远,他们的精神实质还有若干的相似,那就是:吃苦耐劳、自律严谨、自强不息、勤奋执着、质朴无华……中师生的自觉努力,已然成为了一种文化特质。

第二,重视“德、智、 体、 美、劳”全面发展。中师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综合素质,强化基本功训练。

第三,知行合一。中师教育理论结合实际,知行合一,特别重视实际能力的训练。

中师百年,百年中师,垂范百世。

其他回答

中师招生是指中等师范学校的招生,一般是为了培养中小学教师。中师招生的起始年份可能因地区和具体学校而异,一般从高中毕业之后开始招生。你可以向你所在地的教育局或中等师范学校咨询具体的招生时间和要求。

其他回答

1983年2月10日,教育部发出《关于1983年中等师范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中师的招生工作进行了一些改革,要求各地普通师范学校招收“政治思想进步、品德良好、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志愿献身小学教育事业的初中毕业生”。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因为改革开放以来除了极个别的重点师范学校招收少量初中毕业生外,一般中师学校都是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2年。

是年伊始,中师学校招生对象全部变为初中毕业生,学制3—4年(大部分是3年),毕业后定向分配作为一名小学教师。

其他回答

2008、2009年在湖南本省招生

其他回答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这一政策开始实施,到1999年完成最后一届中师学生招生,有统计说,全国共培养有400多万中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