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儒家之道是什么

教你学点经济学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6-05 05:09:11

问题描述

儒家之道是什么,麻烦给回复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儒家的道

1、道是过程。这是道的第一层含义。道不仅是对万事万物的系统性、整体性的概括,而且是对万事万物发展过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道不是一种静态的形而上实体,而是一个过程。道的过程性表现为道生万物的过程,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把天道作为法的价值来源,儒家就能很自如地面对人间法的缺陷和矛盾。他们一方面相信“天不变道亦不变”,另一方面认为法作为一种人造物不能跨越时空而永真。所以儒家从来赞成“变法”。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是说规则虽有继承,但仍要作修改。《诗经》说,“周虽旧邦,其命惟新。”也是变化之意。《吕氏春秋》说,“因时变法者,贤主也。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道不变而法变的结构很清楚。

3、在另一方面,“法”字本身不仅只有较低一级的价值,甚至有某种负面含义。即“法家”之“法”,经常就是“刑名法术”的含义。“法家”之偏,不仅在于过度夸张法律在社会中的适用范围,也在于不重道德,不重礼,更倚重法律强制力来治理社会。历史证明,这是错的。《大戴礼记·礼察》说,“夫用仁义礼乐为天下者,行五六百岁犹存;用法令为天下者,十余年即亡;是非明斆大验乎 ”这是对周和秦的比较。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儒家是鄙夷“法”的。

4、近代以来,将law翻译成“法”时,并没有考虑“法”这个字在中国历史中形成的全部含义,实际上就过滤了或隐没了law本身所包含的超越的价值来源和自然法含义,这使得中国人没有注意到law背后的深厚价值基础,又因“法”字之旧时本意,曲解了law的含义。因而,只有当我们一旦说起“法”字,就与“天道”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理解儒家对法的看法,和“法”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的位置;也才能真正理解,西方的law的全部含义。

其他回答

儒家之道就是孔孟之道。儒家之道就是仁爱之道。儒家之道就是礼乐之道。儒家之道就是中庸之道。

儒家之道的核心就是仁爱。简单的说,对天地祖宗要敬,对君王社稷要忠,对父母长辈要孝,对普通百姓要悯。

礼乐之道是实现仁爱的途径。简单的说就是尊重法度,守规矩。

中庸之道是实现仁爱的德行。简单说就是不偏不倚,调和两端。

其他回答

儒家传统的基本关怀是学以成人。儒家强调的人,不是与自然对立或与天对立的人,而是寻求与自然和谐、与天共鸣的人。

在儒家看来,学以成人是一个不断拓宽和深化的过程,在此一过程中,人们了解到,一切界定人类状况的存在样式都处于相互联系的状态之中。

透过包含了家庭、社会、国家、世界和上天这样一个不断扩大的关系兩络,儒家寻求在其中全面地实现人性。

这个不断扩大的过程有助于深化我们的自我认识,同时也要求我们以不断的努力,保持我们的身体健康、心灵活跃、灵魂纯洁、精神开朗。

修身本身就是目的,而它的初始目标是自我的实现,也就是“成己"。

其他回答

主要是指中庸,这是儒家处世之道的核心,不偏不倚,谁也不得罪,所以儒家君子都用儒雅来形容,一儒一雅,雅是指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