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14-15岁称为

互联网与经济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6-05 08:42:17

问题描述

14-15岁称为希望能解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13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女子15岁 及笄[jī],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男子15岁为志学。 志学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 为政》),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13—15岁称为舞夕之年,所以14岁应该叫舞夕之年。

其他回答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人每个时期的称呼是: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其他回答

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称豆蔻(【出自】: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故特指女孩子十三四岁)。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耄(mào)耋(dié)指八、九十岁。鲐背之年指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其他回答

十四岁在中国男性为“舞勺之年”,女性为“豆蔻之年”

附:年龄称谓大全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 志学: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弱冠: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耄耋:八十、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