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致良知知行合一什么意思

建筑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6-05 17:18:41

问题描述

致良知知行合一什么意思求高手给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其他回答

“致良知知行合一”是一个哲学概念,它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它的意思是,将良知这种道德观念与实践结合起来,实践和行为与内心的道德信念相一致。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行为应该与他的良心和道德准则一致,这种一致可以通过不断思考和实践来实现。

最终,当一个人能够将他的良知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和实践时,他的思想和行动就可以达到一种高度的统一和和谐。

其他回答

致良知就是把良知放在每一件事物上,把自己的修养道德意识推广到自己的每一件事情上去。致,本身就是兼知兼行的过程,也就是自觉自知,也就是知行合一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