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古代士兵等级及说明

米勒大法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6-05 17:38:22

问题描述

古代士兵等级及说明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古时候士兵等级划分是中国古代有一套独特的武职官员等级制度。

秦汉时期,以俸禄“石”之多寡作 为官吏的等级,如“万石”“二千石”等。也就是说,此时官员的等级称“石”。

魏晋以后,官员的等级称“品”。北魏时,开始在官品中分正、从。多数朝代的武职官员等级设九品十八级(每品分正、从两级,无上、下阶之称)。

唐宋时期,武职官员等级设九品二十二级。 隋唐以后,在品之外还设有“武阶”。阶数多少各朝不等,多则四十五阶,少则 十八阶,每阶均有等级称号,如骠骑大将军、昭武校尉、陪戎副尉等。 以不同颜色和图案的冠服佩饰标志官员的品阶,是中国古代武阶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它表明中国封建社会武职官员的等级制度已趋完善。

清朝末年,清政府参仿西方军事制度,实行营制改革。

其他回答

古代军队的底层构成主要分为3种,士、兵卒、勇士兵等级。其中兵、卒的差别并不大。

1、士。士是最高等级的士兵。代表著军中的精华。大都是近卫或特种兵。如羽林卫士、金瓜武士、铁鹰锐士、等等。

2、兵卒。基本上担负主要作战任务和非作战任务的部队士兵,都称之为兵或卒。如魏武卒、驿卒、骑兵、步兵(也可叫步卒)、火兵、车兵。其中既有战斗兵种,也有后勤兵种,很难分清。

3、勇。清代独有的制度。所有编练的民团人员,区别于正规军的兵卒。都被称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