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频数统计的原理

自考小师妹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6-06 00:22:59

问题描述

频数统计的原理希望能解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频数统计原理是在一组依大小顺序排列的测量值中,当按一定的组距将其分组时出现在各组内的测量值的数目,即落在各类别(分组)中的数据个数。如有一组测量数据,数据的总个数N=148最小的测量值=0.03,最大的测量值=31.67,按组距为△x=3.000将148个数据分为11组,其中分布在15.05~18.05范围内的数据有26个,则称该数据组的频数为26。再如在3.149324中,‘9’出现的频数是1,出现的频率是=17.6%。

一般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频数与总数的比为频率。频数也称“次数”,对总数据按某种标准进行分组,统计出各个组内含个体的个数。而频率则是每个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值。在变量分配数列中,频数(频率)表明对应组标志值的作用程度。频数(频率)数值越大表明该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反之,频数(频率)数值越小,表明该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