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九上北师大数学必背公式

上海建筑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6-07 12:40:55

问题描述

九上北师大数学必背公式,在线求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首先来看弧长的计算公式L=的推导过程:

因为36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就是圆周长C=2πR(R为圆的半径)

所以1°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2πR/360,即。

这样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的计算公式是L=n*2πR/360

L=n*πR/180

扇形面积:

在半径为R的圆中,因为360°的圆心角所对的扇形的面积就是圆面积S=πR^2,所以圆心角为n°的扇形面积:

S=nπR^2÷360

扇形还有另一个面积公式

S=1/2lR

其中l为弧长,R为半径

本来S=nπR^2÷360

按弧度制.2π=360度.因为n的单位为度.所以l为角度为n时所对应的弧长.即.l=n*R

所以. s=n*R*π*R/2π=1/2lR.

圆锥侧面积:

n/360×π×R²=1/2LR(n指度数,L指弧长)

圆锥的侧面积等于圆锥的底面半径乘以圆周率再乘以母线长。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

其他回答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抛物线顶点坐标公式

y=ax2+bx+c(a= 0)的顶点坐标公式是(-b/2a,(4ac-b2)/4a)

y=ax2+bx的顶点坐标是(-b/2a,-b2/4a)

相关结论

过抛物线y^2=2px(p>0)焦点F作倾斜角为θ的直线L,L与抛物线相交于A(x1,y1),B(x2,y2),有

① x1*x2 = p^2/4 , y1*y2 = —P^2,要在直线过焦点时才能成立;

② 焦点弦长:|AB| = x1+x2+P = 2P/[(sinθ)^2];

③ (1/|FA|)+(1/|FB|)= 2/P;

④若OA垂直OB则AB过定点M(2P,0);

⑤焦半径:|FP|=x+p/2 (抛物线上一点P到焦点F距离等于到准线L距离);

⑥弦长公式:AB=√(1+k^2)*│x2-x1│;

⑦△=b^2-4ac;

⑧由抛物线焦点到其切线的垂线距离,是焦点到切点的距离,与到顶点距离的比例中项;

⑨标准形式的抛物线在x0,y0点的切线就是:yy0=p(x+x0)。

⑴△=b^2-4ac>0有两个实数根;

⑵△=b^2-4ac=0有两个一样的实数根;

⑶△=b^2-4ac<0没实数根。

其他回答

一)运用公式法

我们知道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互为逆变形.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把多项式分解因式.于是有:

a2-b2=(a+b)(a-b)

a2+2ab+b2=(a+b)2

a2-2ab+b2=(a-b)2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二)平方差公式

1.平方差公式

(1)式子: a2-b2=(a+b)(a-b)

(2)语言: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这个公式就是平方差公式.

(三)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时,各项如果有公因式应先提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

2.因式分解,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不能再分解为止.

(四)完全平方公式

(1)把乘法公式(a+b)2=a2+2ab+b2 和 (a-b)2=a2-2ab+b2反过来,就可以得到:

a2+2ab+b2 =(a+b)2

a2-2ab+b2 =(a-b)2

这就是说,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者差)的平方.

把a2+2ab+b2和a2-2ab+b2这样的式子叫完全平方式.

上面两个公式叫完全平方公式.

(2)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和特点

①项数:三项

②有两项是两个数的的平方和,这两项的符号相同.

③有一项是这两个数的积的两倍.

(3)当多项式中有公因式时,应该先提出公因式,再用公式分解.

(4)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b可表示单项式,也可以表示多项式.这里只要将多项式看成一个整体就可以了.

(5)分解因式,必须分解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