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中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意义

IT一些事儿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6-08 12:48:34

问题描述

中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意义,麻烦给回复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来临。夏至、冬至:古称“日北至”和“日南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了。春分、秋分:“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雨水:降雨开始,雨量增多。惊蛰:开始打雷,气温上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清明:天气晴朗,万物滋生。谷雨: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芒种: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小暑、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表示这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白露:气温降低,出现露水。寒露:天冷,露水很凉。霜降:开始下霜。小雪、大雪: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小寒、大寒: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例如: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名词解释物候: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

其他回答

二十四节气是经过几千年发展延续下来的古老文化,让中学生从小了解中华古老文化,具有深刻意义。二十四节气,内涵丰富,蕴含中华民族智慧。了解二十节气,能够帮助促进增长中学生解读天文气象知识,深刻了解我们农业大国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对一年四季的演变更替有更多的帮助。

其他回答

24节气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和气象学的特殊创造,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它反映了地球上的四季变化、天气冷暖、降水状况、物候征兆等自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