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助人为乐精神传承与运用的途径和方法

学习最有道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6-09 04:11:03

问题描述

助人为乐精神传承与运用的途径和方法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1.树立乐于助人的榜样。

常言说得好:“身教胜于言教。”家长和教师如果能够说到做到,时时乐于助人,处处做好榜样,那么,对孩子或者学生的利他行为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抓住情境培养同情心。

只有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当时的感受和处境,关注他人的情绪体验和反应,了解他人的痛苦,才能感人之所感,产生助人行为。我们应抓住日常生活中的适合情境,如当孩子需要他人帮助时,当他为没有帮助别人感到内疚时,都可以进行移情训练。可以采用让孩子设身处地地体会和角色扮演等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将心比心,体会到他人需要帮助的心情,从而对其利他行为、情感进行培养。

3.坚持强化利他行为。

要随时随地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当他们表现出利他行为时,哪怕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如在公共汽车上主动给老弱病残者让座,在家里主动帮父母做家务等行为,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应该教会孩子怎样做才是对自己和对别人有益的,才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和尊重,从而培养孩子的利他行为。

培养孩子的利他行为,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关注和配合,形成促使利他行为发展的合力,这样才会取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