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资治通鉴贯穿古今的10个谋略原则
问题描述
- 精选答案
-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耗时近20年编写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史书。
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这本《资治通鉴》,总结了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其中的许多道理,作为企业的主管或领导来说,也同样适用。
1
任贤必治,任不肖必乱。——《资治通鉴·汉纪》
【释义】任用贤人天下就会太平,任用不肖之徒天下就会生乱。
【延伸】诸葛亮说:亲贤臣,远小人,此西汉之所以兴隆也。企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亲近任用贤德有才能的人,企业才能越做越好。
2
去就以道,可谓君子矣!——《资治通鉴·晋纪》
【释义】离开自己的职位,或者继续留任,都有正当的理由,这就是高尚的人了。
【延伸】任用一个人,免去一个人,都有规则道理可循,才能让人心服口服。也能避免一言堂,避免不理智时做出错误地决策。
3
短于从善,故至于败。——《资治通鉴·汉纪》
【释义】不能向优秀的人学习他们的长处,所以,才导致了失败。
【延伸】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失败。学习才能使人不断成长。
4
币厚言甘,古人所畏也。——《资治通鉴·晋纪》
【释义】送来的礼物多,说的话又甜蜜入耳,这是古人最警惕的事。因为其必有所图。
【延伸】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如果在企业合作中想占便宜,容易吃大亏。
5
不痴不聋,不作家翁。——《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对于小夫妻之间的矛盾,做公公、婆婆的最好装聋作哑,不要介入,免得添乱。
【延伸】在家庭关系中,难得糊涂。作为领导,抓大放小,对于一些小过失或无心之失,不必过份苛责,如此,还可以收获员工的信任。
6
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劝而遂。——《资治通鉴·汉纪》
【释义】做事把重点和精力放在难点上,只要把难点解决了,简单的自然也就解决了;做人要取长补短,只要把自己的短板解决好了,自己的长处自然也得到了加强。
【延伸】做事抓重点,事半功倍。
7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所诫。——《资治通鉴·魏纪》
【释义】人的心思各不相同,就像每个人的面容一样。表面服从,背后反对,是古人最忌讳的事情。
【延伸】阳奉阴违的人,最要小心。不怕真小人,就怕伪君子。
8
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资治通鉴·周纪》
【释义】有德的人令人尊敬,有才的人使人喜爱。对喜爱的人容易宠信专任,对尊敬的人容易疏远,所以察选人才者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考察他的品德。
【延伸】喜欢的东西,总会让人犯错误。如果领导过于偏爱自己喜欢的员工,那么其他的员工会有不平或意见,不利于企业的运行和团结。
9
为贵人当举纲维,何必事事详细!——《资治通鉴·梁书》
【释义】身为领导者,应该把握纲领或主要的方面,何必要事事详细呢?
【延伸】老板如果面面俱到,还要下面的人干嘛?老板如果真的面面俱到,肯定也累死了。
10
夫表曲者景必邪,源清者流必洁。——《资治通鉴·汉纪》
【释义】标杆弯曲,其影子也一定是歪歪斜斜的;源头清澈,水流也一定是洁洁清清的。
【延伸】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领导自己工作散漫不负责任,那么下面的人就会跟着学。如果领导勤恳工作,那么下面的人也会学习。
- 其他回答
-
《资治通鉴》是中国史学名著,贯穿古今,涵盖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其中可以归纳出10个谋略原则:识时务、明大义、守中道、稳固基础、察言观色、顺应民意、权变应变、秉公守法、明辨是非、知足常乐。
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政治、军事领域,同样适用于社会生活、商业经营等方面。这10个谋略原则都是以智慧和正义为核心,强调稳健、灵活和注重人民利益的重要性,是我们从中汲取智慧、指导行为的重要参考。
- 其他回答
-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纂的一部历史著作,主要记录了自公元前403年至公元960年间的中国历史。虽然其中没有明确提及谋略原则,但可以从中总结出许多古今适用的智慧和思想。
以下是我为您归纳的10个谋略原则:
1. 周密计划:制定周详的计划和策略,全面考虑各种可能性和变化。
2. 知己知彼:深入了解敌人和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以便取得战略上的主动权。
3. 以诚待人:建立诚信与信任,与他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4. 政治智慧:准确洞察政治的本质和规律,善于处理政治关系和权力斗争。
5. 社会研究:观察社会变革和民众情绪的发展,灵活应对社会的变化。
6. 统一领导:建立强大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协调各方力量实现统一的目标。
7. 识时务:把握历史趋势和时代特点,灵活调整策略和行动。
8. 融合智慧:善于吸纳各方的智慧和才能,形成协同合作的力量。
9. 知命节奏: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抓住合适的时机采取行动。
10. 沉稳坚韧: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沉着冷静,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目标。
这些原则是从资治通鉴中总结出来的,并不是直接引用自书中。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其他回答
-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它不仅是一部纪传体通史,更是一部具有深刻谋略思想的著作。
以下是贯穿古今的10个谋略原则:
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同时了解敌人的情况和意图,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战略和策略。
2. 兵不厌诈。在战争中,使用各种手段欺骗敌人,制造虚假情况,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3. 以逸待劳。在战争中,采取防御姿态,等待敌人疲惫后再发动攻击,可以取得更好的战果。
4. 攻心为上。在政治斗争中,要善于抓住敌人的心理,通过宣传、舆论等手段,瓦解敌人的意志,达到自己的目的。
5. 以和为贵。在外交斗争中,通过谈判、妥协等方式,化解矛盾,达成互利共赢的协议。
6. 以正治国。在治理国家时,要坚持正义和公正,以法律和规章制度来规范社会行为。
7. 以奇制胜。在战争中,采用出奇制胜的策略,打破敌人的常规思维,取得胜利。
8. 以静制动。在战争中,采取守势,等待敌人疲惫后再发动攻击,可以取得更好的战果。
9. 以逸待劳。在战争中,采取防御姿态,等待敌人疲惫后再发动攻击,可以取得更好的战果。
10.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同时了解敌人的情况和意图,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战略和策略。
这些原则在历史上被广泛应用,并且在今天的生活中仍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其他回答
-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通史,其中贯穿着许多谋略原则,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古代政治人物,也可以应用于现代社会。这些原则包括:以德为先、以礼相待、以信为本、以义为重、以情感人、以智取胜、以权谋利、以势压人、以柔克刚、以变应变。
这些原则的核心是以智慧和策略来处理政治、商业、社交等各个领域中的问题,旨在实现个人和组织的长期发展和成功。
猜你喜欢内容
-
总课程表统计个人课时怎么算
总课程表统计个人课时怎么算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辅警35岁后必须离职吗
辅警35岁后必须离职吗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公务员放弃考试就可以退费吗
公务员放弃考试就可以退费吗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公务员考试审核通过了可以放弃不
公务员考试审核通过了可以放弃不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公务员笔试入围可以放弃吗
公务员笔试入围可以放弃吗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公务员考试如何放弃资格复审
公务员考试如何放弃资格复审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考公务员哪个环节可以放弃
考公务员哪个环节可以放弃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一家小区的纹绣店说说
一家小区的纹绣店说说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消防职业技能鉴定怎样登录
消防职业技能鉴定怎样登录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如何查看消防鉴定站报名人数
如何查看消防鉴定站报名人数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