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九僧诗派形成的背景

苦苦学习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6-11 14:34:25

问题描述

九僧诗派形成的背景,在线求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九僧诗

“晚唐体”诗人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即希昼、文兆、惠崇、怀古等等九位僧人,继承了贾岛、姚合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薄的隐逸生活,虽时有文字颇为精警的断句,但全篇的意境往往不够完整。著有《九僧诗集》。

作品背景

“晚唐体”诗人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即希昼、文兆、惠崇、怀古等等九位僧人,其中惠崇的成就比较突出。九僧作诗,继承了贾岛、姚合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薄的隐逸生活,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九僧诗中,虽时有文字颇为精警的断句,但全篇的意境往往不够完整。例如 “虫迹穿幽穴,苔痕接断楼”(保暹《秋迳》)、“磬断危杉月,灯残古塔霜” (惟凤《与行肇师宿庐山栖贤寺》)、“照水千寻迥,栖烟一点明”(惠崇《池上鹭分赋得明字》)等,但全篇的意境往往不够完整。九僧诗的内容单调贫乏,相传进士许洞“九僧”赋诗,“出一纸,约曰:‘不得犯此一字。’其字乃 ‘山、水、风、云、竹、石、花、草、雪、霜、星、月、禽、鸟’之类,于是诸僧皆搁笔。”(欧阳修《六一诗话》)可见他们作诗畛域之狭小,著有《九僧诗集》。

其他回答

九僧的台宗背景之所以 被忽略,主要是因为其诗名煊赫,台宗背景自然为人熟知,故致渐少为时人提及,随着译经院的渐趋没落和禅宗在京师影响渐增,再加上在僧史书写中被舍弃,最终 导致背景模糊.九僧相同的义学背景和一致的宗派倾向,是促使他们结成一个诗僧群体的前提.这也提示我们注意,诗僧并不仅指禅僧,还应包括教门僧徒,特别是 天台宗诗僧,在文学史上也占一席之地,关注其宗派背景,才能避免出现对诗坛真实状况失察之憾.

其他回答

九僧,中国宋代初期诗僧希昼、保暹、文兆、行肇、简长、惟凤、宇昭、怀古、惠崇等九人的并称。

当时西昆体盛行,九僧不满西昆体的浮艳诗风崇奉晚唐贾岛、姚合一派,互相唱和,作品多写隐逸闲趣及林下生活,风格清奇雅静。其中惠崇不但能诗,画亦有名,世称“惠崇小景”。原有《九僧诗集》,久已不传。

郑樵《通志·艺文略》著录《九僧选句图》一卷。所作见《宋高僧诗选》及《瀛奎律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