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凯恩斯就业理论基本概念

安徽建造师教育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6-12 06:33:50

问题描述

凯恩斯就业理论基本概念,麻烦给回复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就业理论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体系的核心。

一、充分就业的含义

凯恩斯承认有三种失业。

所谓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劳动市场的不完全性或暂时的失调而偶然出现的失业。

所谓自愿失业,是指客观上有工作岗位,但劳动者由于种种原因而不愿去就业所造成的失业。

所谓非自愿失业,是指由于社会对商品的需求不足,以致不足以使生产吸收愿意工作的人去工作而造成的失业,因此,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

二、有效需求原理

这是凯恩斯用以分析失业原因的理论。

在凯思斯看来,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通常都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的原因则在于有效需求不足。

所谓有效需求,首先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其次,更重要的是就决定社会就业水平而言,乃指与社会总供给相一致的社会总需求。

为什么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呢?

凯恩斯认为,这是由于存在三个基本心理规律决定的。

第一,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msume)递减。按照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一个社会消费数额的多少取决于该社会的收入(Y)与消费倾向(Pc)。消费倾向是指消费(c)与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PC=c/Y

第二,资本边际效率(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递减。所谓资本边际效率实质是预期的利润率。它取决于资本供给价格与资本预期收益,与前者成反比与后者成正比。

第三,流动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又称灵活偏好(nimble preference),是指人们总想保存一定量的、方便使用的现钱,以便应付日常开支、意外开支和投机活动的需要。凯恩斯认为,这三种对货币需求的动机是人们不易变更的心理因素,它们决定了人们的流动偏好程度,从而决定了对货币需求的多少;利息则是人们在一定时期内放弃这种流动偏好的报酬。

当利息率低到一定程度时,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弹性便无限大,这时无论货币供应量怎样增加,投资者也不会去投资,而是将货币保存在自己手中,即增加了投机性的货币需求。这被称为“流动陷阱”(liquidity t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