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三通文献学名词解释

给力考研资料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6-12 15:08:22

问题描述

三通文献学名词解释,麻烦给回复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三通”名词解释:泛指唐代杜佑《通典》、南宋郑樵《通志》、宋末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通典》是我国古代保留至今的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历代典章制度。全书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每一制度皆条贯古今,溯源明流。

《通志》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三皇,下迄唐朝的历史。纪传部分全部抄写旧史,无甚创新。惟有“二十略”记载的名物、典章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文献通考》记载了从上古到南宋宁宗嘉定年间的历朝典章制度。

全书分成《田赋考》、《钱币考》、《户口考》等二十四门,所载内容范围,远比《通典》广泛,所分节目比《通典》更加精密。

其他回答

文献学上所谓“三通”是指杜佑的《通典》、郑樵的《通志》和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文献学是以文献和文献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研究内容包括:文献的特点、功能、类型、生产和分布、发展规律、文献整理方法及文献与文献学发展历史等。治学的基础、资料的源头、深入研究的门径。它可以根据学科领域划分为历史文献学、古典文献学等。

其他回答

唐朝杜佑、宋朝郑樵、元朝马端临所作史书

文献中的三通 指唐朝杜佑的《通典》、宋朝郑樵的《通志》、元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的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