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怎样理解心理学中的共情

普通专升本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6-13 05:50:15

问题描述

怎样理解心理学中的共情,在线求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共情也称同理心,指设身处地地和他人的情绪共鸣,感同身受。共情就像是穿上对方的鞋子走对方的路。

共情不是建议,评价,解释,而是和对方同频,在一起。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孩子说:“妈妈我好累啊。”我们可能会说:“谁让你昨天睡那么晚,肯定会累啊。”——这不是共情而是评判。

或者说“那赶紧去睡会吧”——这不是共情而是建议

共情是:“很难受吧,妈妈都心疼你了”

孩子说:“吃多了饼干,我肚子现在好胀,都觉得有点想吐了。”因为我担心焦虑第一反应,我就冲口就说:“那你怎么吃那么多呀?有没有问题?”这里有指责,有询问,但是没有共情。

共情的方式上,“哦,吃那么多肯定是不舒服的吧?”

有时候共情是很难的,虽然我们知道,但是在第一时刻的反应仍然是我们以往的模式,指责,建议,评判居多。只有不断的去反省,不断的去觉察,慢慢的我们就可以共情了,真正内化了以后,就成了我们的模式,当我们第一时间反应,就会是一种共情的同理的态度。共情对和青少年沟通尤其重要。

如果做不到共情,我们可以先学会接纳。我们认真倾听,允许对方有情绪。为什么要允许呢?因为情绪对个人的意义非常重大,而是一个人和自己贴近的一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