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古代对于礼仪作为人和动物的区别
问题描述
- 精选答案
-
儒家认为人跟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按照礼的要求来生活
孔子之后,其后学提出来一个话题:我们不能与禽兽为伍,不能做禽兽。那么,人之所以为人,关键点在哪里呢?人跟禽兽有什么关键的区别呢?
《礼记》中的一段话写下了当时的一场讨论。有人说人跟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语言,动物没有。大家不同意:鹦鹉也会说话,一只鹦鹉比一岁多的孩子说得还要多。儒家认为人跟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按照礼的要求来生活。人有礼,动物没有礼。
于是,大家非常感慨,如今有人长得人模人样,但是身上没有礼。对这种人的评价是什么呢?“不亦禽兽之心乎”,你那颗心还是跟禽兽一模一样。所以,儒家制定了一套礼来教大家,“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这是一种文化自觉:有些事情我不能做,比如在马路上吐痰、到处乱扔东西、不排队、大声嚷嚷……我们要自觉地跟这些行为拉开距离,因为我们是文明人。
那么,礼是什么呢?礼是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出来的典章制度、行为规范。你跟着礼做,你身上有礼,道德理性也就会落实在你的身上。
到了孟子的时候,他提出要响应孔子的号召,要做人。做人要达标,要及格。怎么才算及格呢?孟子讲有四条,好比人有四肢,叫“仁义礼智”。只要是人,我们与生俱来都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你好好地去维护它,仁义礼智就会茁壮成长,使你成为君子。
在仁义礼智四个字中,孟子最看重的是仁和礼。仁是爱心。君子是博爱的,所以中国人仁爱、互相尊重,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礼则是将我们几千年的文明都融汇在生活中,我们在“仓廪实”之后,不愁吃穿了,我们懂得生活要有品质、要懂礼仪。这是我们几千年文明发展后形成的一种生活形态。
可是现在,我们社会上有许多人对礼不太了解,认为礼不就是磕头作揖吗?不是的。国家制度、天人关系、人际交往的法则、个人修身的方式,都叫礼。梁启超先生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西方是法治,中国是礼治。”中国人认为人性是善的,可以教育,通过教育你一定会懂道理,你一定能把自己管住。西方的礼是指上流贵族交际的一种方式,比如握手,夹角35度,握10秒钟;但中国人的礼不讲究这些,中国人讲内在,有一颗恭敬的心。
猜你喜欢内容
-
总课程表统计个人课时怎么算
总课程表统计个人课时怎么算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辅警35岁后必须离职吗
辅警35岁后必须离职吗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公务员放弃考试就可以退费吗
公务员放弃考试就可以退费吗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公务员考试审核通过了可以放弃不
公务员考试审核通过了可以放弃不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公务员笔试入围可以放弃吗
公务员笔试入围可以放弃吗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公务员考试如何放弃资格复审
公务员考试如何放弃资格复审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考公务员哪个环节可以放弃
考公务员哪个环节可以放弃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一家小区的纹绣店说说
一家小区的纹绣店说说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消防职业技能鉴定怎样登录
消防职业技能鉴定怎样登录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如何查看消防鉴定站报名人数
如何查看消防鉴定站报名人数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