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说文解字提出什么概念

英语末班车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6-23 05:38:27

问题描述

说文解字提出什么概念,在线求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宋初徐铉在注释《说文解字》中提出了羊大为美的观点。

2.关于“美”的字源学研究,从古至今形成了三种主要观点:

其一、羊大为美。许慎《说文解字》说:“美,甘也,从羊,从大。”宋初徐铉《校定说文解字》明确提出“羊大则美”的观点。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进一步发挥说:“羊大则肥美”,“五味之美皆曰甘”,将“美”与人的味觉美感联系起来。笠原仲二继承了以上各家的观点,并从美学角度作了深入分析和阐释。他认为,“中国人最原初的美意识,就起源于‘肥羊肉的味甘’这种古代人们的味觉的感受性”。

(1)因此,“羊大为美”、“美”源于早期人类的味觉美体验的观点,在现当代美学界有较大的影响。

其二、羊人为美。这是萧兵在1980年发表的《从“羊人为美”到“羊大则美”》一文中所提出的观点。他认为,“羊大则美”的“大”最初的意思不是“大”,而是“人”。“‘美’的最古解释是‘羊人为美’”。他在随后发表的《〈楚辞〉审美观琐记》一文对这个观点作了更为明确的概括,认为:“‘美’的原来含义是冠戴羊形或羊头装饰的‘大人’(‘大’是正面而立的人,这里指进行图腾扮演、图腾乐舞、图腾巫术的祭司或酋长),最初是‘羊人为美’,后来演变为‘羊大则美’”。也就是说,“羊人为美”是更为原初的审美观念。此论一出,很快得到美学界同行的肯定。尤其是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和刘纲纪先生在《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和《华夏美学》中肯定和引用了萧兵的观点后,(2)使这一观点在美学界影响俱增,大为流行。

其三、羊女为美。这是马叙伦在《说文解字六书疏证》中提出的观点。他认为,“(美)字盖从大,羊声,……(美)盖媄之初文,从大犹从女也”。

(3)在马氏看来,“羊”只是读音,没有意义,“美”字涵义主要与“大”有关。他也认为,这个“大”是“人”,而且是“女人”。因为,“美”是“媄”的初文。许慎《说文解字》云:“媄,色好也,从女,从美”。所以,这还不是一般的“女人”,而是“美女”。也就是说,中国古代人的“美”的观念本源于观赏有姿色的美女。因此,笠原仲二先生说:“马氏把所谓‘色’——美人所给与的美的感受性,看作是中国人原初的美意识形成的一个重要契机。”(4)由于马氏在表述上不是很明确,因而这个观点没有引起美学界人士的重视。

3.以上三种观点各有特色:徐铉等人认为“美”本源于“味”和味觉美的感受,马叙伦认为“美”本源于“色”和视觉美的感受,萧兵认为“美”本源于“图腾”和原始巫术活动。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人原初审美观念的起源不可能是一元的、简单的,而应该是多元的、复杂的。也就是说,以上三种观点皆言之成理,自成一说,都揭示了中国古代人原初审美观念的一些真实情况。

其他回答

《说文解字》是由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语文工具书著作,是中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语文辞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种书”。

《说文解字》首次提出了“六书”的概念,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对“六书”下了定义,举了例字,并对六书之间的关系以及转注、假借的性质及它们同汉字形体结构的关系做了说明。

《说文解字》是科学文字学和文献语言学的奠基之作,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