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分为哪四个等级

自考小章鱼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7-05 16:17:13

问题描述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分为哪四个等级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印度人根据种姓制度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婆罗门、第二等级刹帝利、第三等级吠舍、第四等级首陀罗。

1、第一等级婆罗门

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主教育,受众刹帝利,负责垄断文化教育和报道农时季节以及宗教话语解释权。

2、第二等级刹帝利

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婆罗门思想的受众,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主政军事,负责守护婆罗门阶层生生世世。

3、第三等级吠舍

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主营商业。

4、第四等级首陀罗

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饭的高级佣人和工匠组成,是人口最多的种姓。被认为低贱的职业。在种姓制度中,来自不同种姓的父母双方所生下的后代被称为杂种姓。

其他回答

印度种姓制度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

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

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第三等级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阶层。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业以及当时被认为低贱的职业。

印度种姓制度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其他回答

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四个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

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

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

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