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孔子提出的学习纲领

学习加油站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7-07 07:34:57

问题描述

孔子提出的学习纲领求高手给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孔子提出了一个为学的纲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6章)这既是一般的为学纲领,也是他的教育纲领。他本人即以此为学,同时又以此教育学生。

“志于道”,是学习和教育的总纲领。立志求道,获得人生的最高真理和智慧,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即“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张》,7章)。因此要放在第一位。办学校,办教育,就要以“志道”、“致道”为理念,以此要求办学的人和学习的人。这正是学校教育的神圣之所在。

“据于德”,则是“求道”的根本途径。要以人的内在德性为依据,发挥人的固有潜能,培养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生的真理和智慧,只靠外在的知识教育是做不到的。孔子开创的儒家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德性教育,德性是人生智慧的内在依据。

“依于仁”,进一步说明仁是德性的核心,也是德性之全体,具有明显的主体性,其他德性都包括其中。“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30章)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教育方法只能是启发式的,而不是灌输式的。仁体现了道的核心价值,所谓“志道”、“据德”,就是以仁为核心价值。

“游于艺”,是指文化知识教育。“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又一说,指“六经”)主要指人文知识,但广而言之,可指一切文化知识,包括科学技术。这是孔子教育的主要内容。但他认为,这些知识是道的载体,通过学习,可“下学而上达”,获得最高真理。也就是说,学习知识,不能游历于道之外,要以道为指导。

这四句话,表达了孔子教育理念的全部内容。

其他回答

孔子提出的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其他回答

(1)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庭贫富,广收门徒 (2)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3)老老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还学 (4)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