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山西所有剧种排名

电气科技知识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7-10 14:07:03

问题描述

山西所有剧种排名,麻烦给回复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山西所有剧种分类有:晋剧、蒲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

1、晋剧

又称“山西中路梆子”、“太原梆子”,解放后定名晋剧,是山西的主要地方剧种。它和蒲州梆子,北咯梆子、上党梆子合称山西“四大梆子”。流传在山西中部、河北北部,以及内蒙、陕北等广大地区。

晋剧是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在晋中秧歌的基础上,吸收蒲剧、昆曲、河北梆子等剧种的音乐成份,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逐步发展并盛行起来的。它的唱腔既有梆子腔的激越粗犷,而又圆润工细。经常用大没唱词来表现戏剧情节,用对唱代替对白。

2、蒲剧

又称蒲州梆子,也称"乱弹"、"晋腔"、"山陕梆子腔"等,与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并称为我省四大梆子。清嘉庆、道光年间,蒲州梆子慢慢形成了南路、西路两个流派。南路派以芮城为中心,演唱风格大弯大调,基本不使用假嗓;西路派以蒲州为中心,演唱风格大都粗犷火爆,在特技上有一定功夫,且唱词较多,戏文通俗易懂,剧目丰实。

3、北路梆子

是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流行于晋北、内蒙及冀西北一带地区。渊源于蒲州梆子,清同治、光绪年间即已盛:七七事变后,由于日寇摧残,班社解散,艺人改业,几乎濒于绝灭,迄至一九五四年山西第一届戏曲会演才重新恢复起来。

北路梆子的唱腔、曲调,念白均同蒲剧相近,但音凋更为高亢,富有塞外山野味。特别它的“弯调(即花腔)”,唱起来千变万化,婉转动听。

4、上党梆子

由于其产生并主要流传于秦汉时期的上党地区而得名。关于上党梆子的起源,说法很多,一般认为它形成于泽州府(今山西晋城)。虽名为梆子,实为昆(昆曲)、梆(梆子)、罗(罗罗腔)、卷(卷戏)、簧(皮簧)5种声腔同台演出的剧种。在其形成过程中曾受到蒲剧的影响,但与以上3大梆子迥然不同。

其他回答

山西省历史悠久,剧种类别很多具体的排名如下:

1晋剧,也叫中路梆子,山西梆子,解放后由山西简称定名叫晋剧。是山西省最大的剧种,包括周边省份的好多地区也唱晋剧。

2 蒲剧,又叫蒲州梆子,流传于晋东南地区,在山西省内仅次于晋剧的地位。

3北路梆子,顾名思义流行于山西北部,内蒙有些地区也在演唱。

4上党梆子,主要传唱区域在山西省长治,晋城一带。

其他的比如祁太秧歌,上党落子,洪洞道情,晋北道情等流传范围小就不做排名了。

其他回答

山西地方剧种有38种,居全国之首。主要剧种有以下四种:

(1)晋剧的唱腔既有梆子腔的激越粗犷,而又圆润工细,经常用对唱代替对白。

(2)蒲剧又分为南路、西路。南路风格大弯大调,基本不使用假嗓。西路风格粗犷火爆,戏文通俗易懂。

(3)北路梆子唱腔、念白均与蒲剧相近,但曲调更为高亢,具有塞外山野味。

(4)上党梆子唱腔高亢、活泼、委婉,曲牌丰富。

其他回答

山西有晋剧,运城临汾蒲州梆子,忻州北路梆子,长治晋城上党梆子,大同雁北耍孩儿,大同灵丘罗罗腔,秧歌戏,道情戏,忻州河曲的二人台,运城锣鼓杂戏,临汾侯马皮影戏,孝义临汾碗碗腔,晋中太谷祁县秧歌,临汾运城晋南眉户,长治潞城上党落子,孝义木偶戏,晋城上党二簧,朔州赛戏。

其他回答

山西所有的剧种有晋剧是以晋中一带为主,他已经流传到了河北,内蒙一带忻州一带是北路梆子,而近南。运城和临汾是蒲剧。晋东南长治和晋城是上党梆子和上党落子。同时山西还有碗碗腔在晋中一带,好像北路有二人台。晋东南各县有秧歌武乡秧歌 太谷和祁县有其太秧歌长治还有潞安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