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举例说明两对非等位基因间互作类型

徐慢慢建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7-12 08:43:59

问题描述

举例说明两对非等位基因间互作类型希望能解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当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影响同一性状时,它们之间也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其作用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互补基因(complementarygenes)基因互作(geneinteraction)修饰基因(modifiergene)上位效应(epistasis)叠加作用(duplicateeffect)

1.互补基因(complementarygenes)若干个非等位基因只有同时存在时,才出现某一性状,其中任何一个基因发生突变时都会导致同一突变性状。

孟德尔比率为9:7。互补基因的相互作用机制是一系列首位相接的生化反应,即同一代谢途径中催化各步反应的酶的编码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

2.基因互作(geneinteraction)两对等位基因相互作用,各控制一种性状,同时存在时出现一种新的性状。

孟德尔比率为9:3:3:1,但是不同于一般自由组合。

3.修饰基因(modifiers)可影响其他基因的表型效应的基因称为修饰基因。包括:强化基因(intensifiers):A加强B的表型效应限制基因(restrictiongene):A限制B抑制基因(inhibitors):A完全抑制B例1:香豌豆(Lathyrusoporatus)花色的遗传,由C/c和R两对基因控制,C,R为红花基因,c,r为白花基因.只有当C,R都存在时,才开红花,否则为白花。C、R为互补基因。

另一对基因D/d也影响花的颜色,红花植株(C-R-)若有dd基因型,则它的花的颜色比基因型为DD或Dd的植株要蓝一些。

d基因是红花基因C、R的隐性修饰基因。

这是因为dd植株的细胞液PH值比DD或Dd植株要高一些(平均升高0.6),使细胞液偏碱性(花青素在酸性环境为红色,碱性呈蓝色)。

4. 上位效应(epistasis)一对等位基因掩盖另一对等位基因的效应,也称为异位显性,掩盖者为上位基因(epistaticgene),被掩盖者为下位基因(hypostaticgene),分为:隐性上位(Recessiveepistasis)显性上位(Dominantepistasis)5.叠加作用(duplicateeffect)

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同一性状的表达,只要存在其中之一即可表现该性状。

孟德尔比率为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