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古代科举考试都考些什么
问题描述
- 精选答案
-
1、秀才科。主考方略策,也就是计谋策略,由于隋唐时以秀才科为最高,因此录取难度最大。
2、明经科。又细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而唐代又按照经书分量将经书分为大、中、小三类,其中《论语》、《孝经》为必考内容。明经科主要是考学子对儒家经典著作的掌握程度,因此哪怕死记硬背往往也能考中。
3、进士科。唐初时进士科仅考时务策五道,唐高宗调露二年(680年)为进士科加试帖经、杂文,从而使得进士科形成了杂文、帖经、策问三场考试制。唐中期后又增考诗赋,且诗赋比重往往较大。
4、明法科。主要考律、令知识,试策共10条,其中律七条,令三条,通八条以上可被录取。该科主要考察学生对朝廷律法和制度的了解程度,由于是专业知识,因而录取人数相对也比较少,例如李商隐便是明法科出身。
5、名字科。也称“明书科”或“书科”,主要有帖经、口试、试策三道程序,主要考《说文》、《字林》,主要考核的是文字、训诂知识和书法,由此可见唐代对书法的重视程度。
- 其他回答
-
四书五经如《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唐朝考诗词以及武举考试的礼、乐、射、御、书、数等,明清开始考八股文。
- 其他回答
-
古代科举考试考:法令、算术、书法、文才、政论,八股文。
补充:在我国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相对完善,当时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
猜你喜欢内容
-
总课程表统计个人课时怎么算
总课程表统计个人课时怎么算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辅警35岁后必须离职吗
辅警35岁后必须离职吗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公务员放弃考试就可以退费吗
公务员放弃考试就可以退费吗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公务员考试审核通过了可以放弃不
公务员考试审核通过了可以放弃不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公务员笔试入围可以放弃吗
公务员笔试入围可以放弃吗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公务员考试如何放弃资格复审
公务员考试如何放弃资格复审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考公务员哪个环节可以放弃
考公务员哪个环节可以放弃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一家小区的纹绣店说说
一家小区的纹绣店说说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消防职业技能鉴定怎样登录
消防职业技能鉴定怎样登录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如何查看消防鉴定站报名人数
如何查看消防鉴定站报名人数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