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乾隆最厉害的状元排名

小李谈考试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11-15 21:15:06

问题描述

乾隆最厉害的状元排名,麻烦给回复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乾隆元年(1736年):金德瑛 (1701年-1762年,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

乾隆二年(1737年):于敏中(1714年-1779年,江苏镇江府金坛县人)

乾隆四年(1739年):庄有恭(1713年-1767年,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人)

乾隆七年(1742年):金甡(1702年-1782年,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

乾隆十年(1745年):钱维城(1720年-1772年,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

乾隆十三年(1748年):梁国治 (1723年-1786年,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中塘(今属上虞)人)

乾隆十六年(1751年):吴鸿(1725年-1763年,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

乾隆十七年(1752年)恩科:秦大士(1715年-1777年,江苏江宁府江宁县人)

乾隆十九年(1754年):庄培因(1723年-1759年,江苏常州府阳湖县人)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蔡以台 (?-?,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人)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毕沅(1730年-1797年,江苏太仓州镇洋县人)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恩科:王杰(1725年-1805年,陕西同州府韩城县人)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秦大成(1720年-1779年,江苏太仓州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人)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张书勋 (?-?,江苏苏州府吴县人)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陈初哲(1736年-1787年,江苏苏州府元和县人)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恩科:黄轩(?-?,安徽徽州府休宁县人)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金榜(1735年-1801年,安徽徽州府歙县人)

乾隆四十年(1775年):吴锡龄 (?-1776年,安徽徽州府休宁县人)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戴衢亨(1755年-1811年,江西南安府大庾县人)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汪如洋(1755年-1794年,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钱棨(1734年-1799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茹棻(1755年-1821年,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人)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史致光(?-1828年,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胡长龄(1758年-1814年,江苏通州(今南通)人)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石韫玉(1755年-1837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潘世恩(1770年-1854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

乾隆六十年(1795年):王以衔(1761年-1823年,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

嘉庆元年(1796年):赵文楷(1761年-1801年,安徽安庆府太湖县人)

嘉庆四年(1799年):姚文田(1758年-1827年,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

其他回答

乾隆二十八年是农历葵未年,所以这一年的科举又被称为葵未科,在经过会试之后,一共录取了188位进士。按照惯例,这188位进士都要参加殿试,殿试时,乾隆亲自主持,之后,就是刘统勋这位殿试阅卷大臣的活了,他召集同事们抓紧阅卷,用了1天半的时间,就把188份试卷全部阅完,并整理出名次,呈给乾隆过目。

乾隆正在看名单时,有一位御史求见,御史说贡院外面流传,说刘统勋收受贿赂,前十名的名单早就定好了。乾隆大吃一惊,刘统勋一脸冤枉,表示绝无此事。最后,乾隆为了以防万一,也为了保全刘统勋,竟然将前十名的人都换掉,把第11-20名的考生都提到前十名,因此当年的前十名算是倒了霉,第11名的秦大成、第12名的沈初、第13名的韦谦横分别被定位状元、榜眼和探花。

原来,这位御史有一位仇家的孩子名叫褚廷璋,才华非常出众,被定在前十名之中,这位御史是怕这个孩子万一被点了状元,将来对自己不利,所以才故意闹了这一出。可知,科举知道虽然公平,在乾隆跟前,也不过是儿戏,第11名的秦大成走了大运,成为葵未科状元。

事后,乾隆派人细查,得知刘统勋并没有受贿,但金榜已经公布,为时已晚,于是更加信任刘统勋。而御史素来有“言官无罪”的护身符,也没有被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