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教学目标的要素,分别包括什么

学习很重要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12-07 09:44:30

问题描述

教学目标的要素,分别包括什么,麻烦给回复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和学生在学习中所应该实现的目标。教学目标的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目标领域:教学目标应明确涉及的学科、领域或技能,可以是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等。

2. 行为动词: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学生预期的行为表现,即描述学生应该能够做什么。常用的行为动词有理解、分析、应用、评价等等,不同层次的认知水平对应着不同的动词。

3. 条件:教学目标中可以加入特定的条件,例如使用特定的工具或材料、在特定的环境下完成任务等,以使目标更具体明确。

4. 准则:教学目标需要明确预期的标准或标准答案,以便评估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

5. 范围:教学目标应明确范围,即期望学生在什么时间段内实现这些目标,可以是一个课时、一个单元、一个学期等等。

6. 目标描述:教学目标应该简明扼要地描述预期的学习结果,尽量使用具体、可度量的语言。

7. 学习者参与:教学目标通常应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相匹配,考虑到学生的参与程度,以便让他们有足够的挑战。

通过明确这些要素,教师可以更好地规划教学内容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朝着明确的方向发展。

其他回答

教学目标的要素包括:

1.学科内容:明确要教授的知识、技能和概念。

2.认知层次:确定学生应达到的认知层次,如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

3.行为动词:使用明确的行为动词描述学生应该能够做到的具体行为,如解释、分析、解决问题等。

4.条件:指定学生完成目标所需的条件,如使用特定工具、资源或技术。

5.评估标准:明确评估学生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和指标。

6.时间框架:设定目标的完成时间,以便进行适当的计划和安排。

7.学生参与:鼓励学生参与目标的制定和评估,以增强学习动机和责任感。

其他回答

1、知识与技能:即每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即让学生了解学科知识形成的过程、“亲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其他回答

1. 目标行为: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目标条件:在实际生活或学习中出现问题时;

3. 目标标准:能够正确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给出合理的解释和论证;

4. 目标程度: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展示出较高的学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