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学字的演变过程

小药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5-06 13:36:46

问题描述

学字的演变过程希望能解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从“学”字形上来看,甲骨文(A1)中是两只手的形状,有扶持、帮助、提携的意思。

后来演变成“爻”,是古代八卦中每一个卦的组成,表意知识是变化的、是无穷的。周代后出现的金文(B),在双手和“爻”的结合之下,加入了一个房子,房子里面有一个人,正在双手捧着知识在那研究,那时候的“学”代表学习的机构,也就是学校。后来“学”字经历了演变,从小篆(C)、隶书(D)、楷书(E),到我们现在的“学”(G)。现在的“学”字是隋代时,禅师智永所著《草书千字文》中的草书(F)“学”字简化而来的。

其他回答

学,普通话读音为xué,最早见于甲骨文。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学”字基本含义为效法,获得知识,如:学习;引申含义为模仿,如:学舌。

在现代汉语中,“学”也用作名词,表达姓的意思。

“学”,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本义是“学校”。《孟子》:“夏曰校,殷日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甲骨文’‘学"字是一所房屋,上有“文”,有的字体有双手,表示合力兴学。金文开始在屋内加“子”,表示培养学子,后来逐渐见于秦朝小篆时代,最终逐渐演变成楷书体和简化版的“学”。

其他回答

一、“学”的字源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