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如何计算?

会计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是指计算个人所得税时的相关基数金额,具体计算公式包括税前收入、起征点、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其他依法确定的扣除。单位在发放工资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具体分录包括计提工资、发放工资和缴纳个税的处理。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详解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如何计算?

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计算个人所得税的基础数值。具体计算公式为: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 税前收入 - 5000元起征点 - 专项扣除(如三险一金等) - 专项附加扣除 -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基础。

关于单位代扣个税和缴纳个税的会计分录:

1. 单位在发放工资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计提工资环节:

:管理费用——工资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如何计算?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发放工资环节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银行存款

其他应付款:个人社保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如何计算?

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2. 缴交个人所得税环节

: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银行存款

通过上述分录,可以清晰地了解单位在发放工资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流程。每一环节都严格按照会计原则进行分录,确保财务记录的准确性和合法性。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与缴纳是财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单位和个人都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