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什么是公益性捐赠及其相关规定?

会计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公益性捐赠是指纳税人通过中国境内的非盈利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民政等公益事业和受灾、贫困地区的捐赠。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可扣除企业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涉及基金会、慈善组织等社会团体,需满足一定条件,包括依法登记、以发展公益事业为宗旨等。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明确了公益事业的范畴,包括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

公益性捐赠的概述

公益性捐赠是指纳税人通过中国境内的非盈利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民政等公益事业和遭受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这些捐赠旨在支持公益事业和救助需要帮助的人群。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的特定比例内,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得到扣除。

什么是公益性捐赠及其相关规定?

公益性捐赠的详细解读

定义与范围

公益性捐赠特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所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这些捐赠涉及多个领域,如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

公益性社会团体的条件

为了确保捐赠的公益性质,对接受捐赠的团体有严格的要求。这些团体需要:

1. 依法登记,具有法人资格;

2. 以发展公益事业为宗旨,且不以营利为目的;

3. 全部资产及其增值为法人所有;

4. 收益和营运结余主要用于符合该法人设立目的的事业;

什么是公益性捐赠及其相关规定?

5. 终止后的剩余财产不归属任何个人或营利组织;

6. 不经营与其设立目的无关的业务;

7. 必须有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8. 捐赠者不得参与社会团体财产的分配;

9. 满足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会同其他相关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公益事业的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明确了公益事业的范畴,主要包括:

1. 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困难群体;

什么是公益性捐赠及其相关规定?

2. 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3. 环境保护及社会公共设施建设;

4. 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他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

企业通过捐赠支持这些公益事业,不仅体现了社会责任,还能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