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承兑与付款有什么区别

教育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承兑相对于付款来说是汇票最终兑现过程中的先行程序,而当付款人承兑之后就是承兑人,成为票据关系中的主债务人,承担绝对的付款责任。因此,承兑人一般是付款人,如果承兑人承兑后拒绝付款,就要承担法律上的不利后果。

不需要承兑的汇票、本票和支票中,银行是付款人。

承兑与付款有什么区别

银行承兑汇票中,承兑人是银行,银行承兑之后就是付款人。

商业承兑汇票中,承兑人是商业主体,商业主体承兑之后就是付款人。

所以承兑人就是付款人。在不需要承兑的情况下,没有承兑人。

承兑与付款有什么区别

扩展资料:

承兑,是指执票人在汇票到期之前,要求付款人在该汇票上作到期付款的记载。汇票特有的制度。付款人一般在汇票正面签名。发票人与付款人间是委托关系,发票人开了票不等于就必须付款。执票人为使汇票到期能得以支付,就必须将汇票向付款人提示承兑。

只有当付款人签字承兑后,他才对汇票的付款负法律责任。在付款人承兑前,汇票的主债务人员是发票人,承兑后,付款人则成为主债务人,发票人和其他背书人则是从债务人,承兑时必须是执票人实际出示票据,称为提示。见票即付的汇票不需要提示承兑。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应经提示承兑。

汇票付款人在票据上承诺负担支付票面金额的义务,并将该种意思表示记载在票据上的一种票据行为。承兑是汇票所特有的一种制度。在票据法上,汇票付款人并不因为发票人的付款委托成为当然的汇票债务人,必须有承兑行为。

承兑与付款有什么区别

付款人一经承兑,就叫做承兑人,是汇票的主债务人。承兑是一种附属的法律行为,目的在于使付款人到期负担票面金额的支付义务。因此,付款人在承兑后,必须依照票据上的记载内容,到期向持票人支付票据金额,即使发票人未向付款人供应资金,也不能成为向持票人抗辩的理由。如果承兑人在到期日不作付款,持票人应向原发票人就票据金额直接请求支付。

承兑需作提示,由承兑人依法定的方式记载有关内容。大多数国家的票据法要求既要注明"承兑"字样,又要签署付款人的姓名。英国《1882年汇票本票法》第17条中规定:承兑"必须书写在汇票上,并经付款人签名。仅有付款人的签名而无其文句的,足以构成承兑"。

《日内瓦统一汇票本票法》第25条第1款也规定:"承兑应在票据上作成。由付款人记载'承兑'或同义的字样,并签名"。同时该款规定:"付款人仅在汇票正面签名者视为承兑"。美国票据法的规定有所不同,仅要求承兑用签名表示。

《美国统一商法典-票据编》第3-410条第1款中规定:"承兑必须在汇票上书面作出,且需仅由付款人的签名构成"。如果付款人不按法定方式,而用口头表示承兑,或在票据以外的文件上作出承兑,都不发生承兑的效力。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