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异同。

教育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权益法和成本法在会计核算中针对长期股权投资有不同的处理方式。首先,成本法强调的是按初始投资成本入账,不进行后续调整,除非被投资方发生重大损失,否则不会调整投资价值。而权益法则更为灵活,投资成本可能需要根据被投资方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进行调整。

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异同。

在处理股利分配时,成本法仅将投资后的股利计入投资收益,投资之前的股利则冲减长期股权投资;而在权益法下,无论投资前后,股利都会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损益调整部分。

对于被投资方的净利润或净亏损,成本法下不进行调整,仅在权益法下,投资方会相应确认投资收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在被投资方的其他综合收益变动中,成本法通常不作处理,而权益法则会将其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时需要转出至投资收益。

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异同。

最后,对于被投资方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之外的其他权益变动,成本法同样不处理,权益法则会将其确认为资本公积,同样在处置时转出至投资收益。

总的来说,权益法更注重反映投资方对被投资方净资产价值的权益,而成本法则更偏向于反映初始投资的成本价值。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被投资方业绩变化的会计处理上。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