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净利润和未分配利润

教育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净利润指的是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增长率=(当期净利润/基期净利润)*100%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

净利润和未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有两层含义:一是留待以后年度处理的利润;二是未指明特定用途的利润。相对于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来说,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有较大的自主权。

利润分配账务处理:

1、按相关规定,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按相关规定,外商投资企业提取的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职工奖励以及福利基金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提取储备基金、提取企业发展基金、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贷:盈余公积(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2.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补亏)。

净利润和未分配利润

3.经股东大会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时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应付现金股利、利润)

贷:应付股利

经股东大会分配给股东的股票股利,应在办理增资手续后

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转作股本的股利)

贷:股本

利润分配和未分配利润的区别:

利润分配:是企业在一定时期 (通常为年度) 内对所实现的利润总额以及从联营单位分得的利润,按规定在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利润分配的程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 以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加上从联营单位分得的利润,即企业全部所得额,以此为基数,在缴纳所得税和调节税前,按规定对企业的联营者、债权人和企业的免税项目,采取扣减的方法进行初次分配。

(2) 以企业应税所得额为基数,按规定的所得税率和调节税率计算应交纳的税额,在国家和企业之间进行再次分配。应税所得额扣除应纳税额后的余额,即为企业留利。

(3) 以企业留利为基数,按规定比率将企业留利转作各项专用基金。

净利润和未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待以后年度分配或待分配的利润。也就是说利润分配经历上述分配后的余额为未分配利润。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三十四条,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

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