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税源监控表在哪里开

教育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税源监控表在税务局开

税源监控表在哪里开

税源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做好税源管理工作,实现应收尽收,税源分析是税源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之一,是为做好税源管理工作服务的。税源分析所研究和分析的对象离不开税源管理的对象,离开了税源管理工作税源分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做好税源分析工作需要强有力的税源管理工作做保障。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优化税源管理的相关制度,加强税源管理工作。

 1、开展税源普查,建立税源底册制度。要想全面掌握所辖区内的税源底数,建立健全税源底册制度是关键。税源底册的内容应包括各税种的纳税对象的数量状况及纳税情况。每套税源底册均应反映连续税源情况〈一般应容纳3—5年的情况〉,以便进行税源变化情况的分析比较。税源底册应由各征管单位建立、使用、保管。为有效实施税源底册制度,在实施税源底册前,必须进行全面的税源普查,将普查数据和情况经过分析确认后登记填入税源底册。

 2、加强税源管理,重点实施五大措施。一是实行分类管理。如按年缴税总量细分为六个档次,即:

税源监控表在哪里开

10万元以下、10— 30万元以下、30—50万元以下、50—100万元以下、100—500万元以下、500万元以上;按经济区域划分为发展地区经济税源、稳定地区经济税源、落后地区经济税源。二是创新管理方法。加强对税源的全方位管理监控,主要从税源分户、税源数额、税源是否足额入库的监控入手,对税源实行动态跟踪分类管理。三是利用CTAIS现有的税源信息资源建立按行业、税种、税目的重点税源情况统计报告表,从满足数据的提取和分析对比历年情况的需要入手,形成分行业、分监控区域的即时统计分析查询体系。四是按经济税源各类别的确立,分户建立重点经济税源电子资料档案卡及新增项目税源监控管理卡,做到时时更新。五是积极开发、完善CTAIS系统、“瑞思达”分析系统的税源监控应用程度,真正依托计算机对征收管理和经济税源变化的全过程实行全方位的监控管理。

 3、强化考核职能,实行责任追究制度。新征管模式中的管理职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弱化,应通过建立税源管理责任人制度予以弥补和加强,税源管理责任人原则上分片〈段〉设置,重点税源按户或行业设置,其职责主要有:对纳税人进行税务登记管理,调查了解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搜集有关涉税信息,对逾期未申报纳税和拖欠税款的纳税人进行催报催缴,对纳税人的发票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宣传税法和税收政策等方面。在制度上应强化目标考核,对税源分析材料上报要求、上报时间、分析步骤、分析内容、分析方法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并建立日常考核台帐;同时,将责任区、责任人管理情况纳入目标管理进行考核,对考核成绩突出的单位应给予奖励;对不达标的单位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