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战略成本管理的分析

教育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

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如何通过成本信息的战略性管理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相比,战略成本管理更加注重长期竞争优势的培养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战略成本管理的分析

1. 英国学者西蒙在20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随后美国学者桑克等人将其与波特的战略观点相结合,使战略成本管理开始具体化。1998年,库珀进一步提出了以作业成本法为核心的战略成本管理体系。

2. 不同学者对战略成本管理有不同的解释。总体来说,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利用成本信息进行战略选择和组织成本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

3. 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是传统成本管理的延伸,不是替代;其次,它与战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相匹配;最后,它强调成本信息的分析和利用应贯穿于战略管理的整个循环,以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

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

1. 外向性:战略成本管理重视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全面考虑行业的价值链和竞争对手的价值链,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2. 竞争性:战略成本管理的目的是帮助企业确立竞争战略,并采取相应的成本管理制度,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战略成本管理的分析

3. 长期性:战略成本管理超越了会计期间的限制,关注长期竞争地位的变化和长期竞争优势的培养。

4. 全面性:战略成本管理的对象包括整个价值链,不仅包括生产成本,还包括产品开发、设计、售后服务等环节。

5. 动态性:战略成本管理需要适应战略管理的动态性,能够及时调整成本管理系统。

战略成本管理程序和内容

1. 企业自我评估:评估企业的强项和弱项,如客户数量、市场份额、管理效率、品牌等,以确定企业战略目标。

2. 价值链分析:分析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产品消费者的相关活动,以战略角度考虑如何控制成本。

战略成本管理的分析

3. 战略定位分析:分析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确定企业应进入的行业、市场和产品,以及采取的竞争战略。

4. 成本动因分析:确定成本管理的重点,揭示影响成本的因素,以采取相应的方法控制成本。

5. 绩效评价:结合企业战略,评价成本管理的绩效,如内部制造效率、品质改进、市场占有率等。

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和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战略管理的角度看,企业需要先获取信息资料,然后分析成本产生的来源,确定产品成本的链结,再通过分析企业产品所处的阶段确定不同的战略以培养可持续性竞争优势。在确定竞争战略后,进行成本动因分析,寻求降低成本的策略,最后进行成本管理绩效评价与分析。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