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利息保障倍数和利息收入倍数是一个概念吗

教育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这两个数值是相同的,是对同一比直的两种叫法。

利息保障倍数(time interest earned ratio),又称已获利息倍数(或者叫做企业利息支付能力比较容易理解),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相比,倍数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因此,债权人要分析利息保障倍数指标,以此来衡量债权的安全程度。

利息保障倍数和利息收入倍数是一个概念吗

已获利息倍数,指上市公司息税前利润相对于所需支付债务利息的倍数,可用来分析公司在一定盈利水平下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

中文名

已获利息倍数

计算公式

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又 称

利息保障倍数和利息收入倍数是一个概念吗

利息保障倍数

数值越高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解释

计算公式为: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EBIT/interest expense 或=(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

已获利息倍数又称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和利息收入倍数是一个概念吗

公式中的息税前利润总额为: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

公式分子中的利息费用只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而分母中的利息费用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和资本化利息。

一般情况下,已获利息倍数越高,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该指标为3时较为适当,从长期来看至少应大于1。

已获利息倍数为负值时没有任何意义,已获利息倍数是表示长期偿债能力的。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