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交树交印是什么意思

教育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交树交印制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古代的“离任审计”。

什么是“交树交印”

交树交印是什么意思

相传,三国名将张飞担任巴西(今四川阆中市)太守时,为防止部队在深山迷路,也便于夏季避暑行军和商贾百姓行走,组织动员军民修道路、种柏树并严加保护。所以,在四川省境内,以剑阁为中心,北起阆中,南至成都,有12000多棵古柏树分布在古蜀道上,蜿蜒三百里的剑门蜀道两旁,古柏分布尤为集中,得美名曰“翠云廊”。这些古柏俗称“张飞柏”。

明朝正德年间,李壁担任剑州知州时,令全州人民广植树木,在古蜀道上补植大量柏树,并发出“官民相禁剪伐”的禁令。从那时起,每逢新官和旧官交接任,都要核查清点当地古柏树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并依此进行奖惩。这,就是“交树交印”制度的由来。

这也是我国古人算“生态账”的生动实践,或许也是人类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有机融合的最早典范之一。

交树交印是什么意思

1935年,在修建川陕公路时,古柏曾遭到大规模破坏。新中国成立后,各级人民政府立即开始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张飞柏”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从1999年起,剑阁县重新恢复了县长离任古柏交接制度,县长离任时填《古柏离任交接表》,对移交人任期内“张飞柏”的存活、生长等状况进行核查清点,对古柏保护不力官员将严肃追责。

正是历代官员实施“交树交印”制度,今天“三百里程十万树”的景致才得以形成。

相关拓展

除了“交树交印”,古代还有许多关于责任交接的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物勒工名”(在产品上刻上制造者的名字),以防止以次充好和仿冒行为。到了明朝,在修建城墙的过程中,每一块砖上都必须刻有各地府、州、县官员的名字,甚至连基层的具体负责人也要把名字刻上去。这样,在验收时,就算出了问题,也能查到是谁的责任。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