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专项应付款账务处理及存在的问题

教育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专项应付款的概念及相关账务处理

专项应付款账务处理及存在的问题

专项应付款是企业获得政府投入,用于特定或专有用途的资金。如工程资本性拨款等。企业收到时,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专项应付款”科目。动用时,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在建工程”等科目。购买固定资产,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专项应付款”科目,同时将“专项应付款”余额转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科目。企业使用专项应付款进行工程时,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工程完工形成长期资产时,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科目。项目完成后,需要核销的部分,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等科目。拨款结余需要返还时,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若专项拨款形成的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或股本,借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科目,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

现行专项应付款账务处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使用专项应付款支付科研经费、购买科研设备等,并没有计入资产或费用,而是直接冲减专项应付款,导致财务报表信息失真。对于专项应付款购买科研设备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账务处理,现行规定并未涉及,原本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未在账面上体现,给企业纳税申报造成困扰。关于专项应付款的说明仅涉及用于工程项目的拨款,对于用专项应付款进行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准则并未提及,导致企业在进行账务处理时有疑惑或不当处理。企业明细账设置不合理,不符合专项应付款专款专用的要求,造成管理不严。

专项应付款账务处理及存在的问题

账务处理改进方法

企业使用专项应付款购买科研设备、用具等,可视为购买存货问题。企业收到国家拨款进行新产品开发时,应先通过“专项应付款”科目核算,在为完成指定的研发活动所需费用实际发生时,进行费用归集,并在“生产成本”科目中单独核算。研发形成的固定资产,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所发生的费用。研发成功后,将研发成果上交国家或按规定留给企业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将“专项应付款”余额转入“资本公积”科目。购买科研设备时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按照企业日常购买商品处理,计入“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交税费”等科目。若形成固定资产,应通过“固定资产”科目处理。对于未形成资产需核销的部分和拨款结余处理,参照相应规定执行。企业应设置合理的明细账,确保专项应付款专款专用。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