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信号传递理论综述

教育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1979年,巴恰塔亚在《贝尔经济学刊》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一个与Rose模型相似的股利信号理论,他阐述了在理想情况下,现金股利被视为对未来盈利的潜在信号,具有信息价值。自此,股利政策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路径。

信号传递理论综述

一方面,众多学者通过详尽的实证研究,证实了股利公告确实向市场传递了关键信息,这些研究揭示了股利决策中隐藏的经济信号。他们通过对市场反应的细致分析,揭示了股利政策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联,支持了股利作为信息传递工具的观点。

另一方面,巴恰塔亚的研究路线启发了进一步的模型构建。这些模型尽管在假设条件上有所区别,但共同点在于,它们都将经理层假设为拥有普通投资者未知的内部信息。这些模型旨在通过分析经理的股利决策,解读其背后的信息含义,以理解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和未来预期。

总的来说,股利信号理论的发展丰富了我们对市场信息传递机制的理解,它不仅关注实证证据,也关注理论构建,为我们揭示了股利政策在企业与市场沟通中的核心作用。

信号传递理论综述

扩展资料

西方财务学家的研究表明,在信息不对称下,公司向外界传递公司内部信息的常见信号有三种:(1)利润宣告;(2)股利宣告;(3)融资宣告。与利润的会计处理可操纵性相比,股利宣告是一种比较可信的信号模式。信号传递理论在财务领域的应用始于罗斯的研究,他发现拥有大量高质量投资机会信息的经理,可以通过资本结构或股利政策的选择向潜在的投资者传递信息。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