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教育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在会计处理中,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包括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递延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应付税款法遵循的是现收现付原则,不考虑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纳税影响会计法则更全面,会反映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包括当期应交所得税和暂时性差异影响的合计。

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递延法在税率变化时,不调整已记录的递延所得税项目,而债务法则会进行调整。利润表债务法从利润表角度出发,将时间性差异视为对本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更关注流量性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则从资产负债表出发,分析资产和负债的暂时性差异,以资产负债存量性质进行递延所得税费用的计算。

计算递延所得税费用的具体步骤包括:首先,确定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及计税基础,计算出暂时性差异;然后,根据税率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最后,根据期初和期末余额计算本期的递延所得税费用。这个过程强调了资产和负债在多个期间的累计影响。

理解公式也很关键。比如,资产的暂时性差异等于账面价值减去计税基础,负债则相反。根据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关系,可以判断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计算,以及期初和期末余额的比较,都是递延所得税费用计算的关键部分。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