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收益表债务法

教育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1、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侧重于“资产负债表”观,强调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资产负债表是一种最可能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报表。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收益表债务法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以资产负债表为重心,逐一确认资产、负债项目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暂时性差异比利润表债务法从利润表出发,逐一确认收入和费用项目在会计和税法上的时间性差异更具体,而不易遗漏。

在资产负债表中分别列示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项目有利于企业在报表中对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量作出恰当的评价和预测。

2、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等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而税法上不作调整。

资产的账面价值与税基之间的差异符合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暂时性差异概念,但不符合利润表债务法下的时间性差异概念。

3、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能够适应我国今后市场经济的变化

由于我国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致力于国有企业改造,企业重组、合并现象大量出现,资产重估越来越频繁,从而必将对所得税产生重大的影响。

企业对资产进行评估,按评估价高于原账面价值进行调整;企业合并时,按合并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部分调整。而在计税时均不作相应的调整。对这些经济活动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利润表债务法均无法反映和处理。

综上,由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存在利润表债务法所无法比拟的各种优势。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国际上对“资产负债表”观的推崇,都使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代利润表债务法成为必然。

扩展资料: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其特点是:当税率变动或税基变动时,必须按预期税率对“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余额进行调整。

也就是说,首先确定资产负债表上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然后,倒挤出利润表项目当期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表示如下:

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收益表债务法

利润确定与资产计价是会计学中的两大中心内容。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特定时点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数额是一定时期企业经营活动和其他事项的结果。前后两期所有者权益净额相比之差,反映企业的损益。

同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不断地取得营业收入,为此要设置一些收入费用类账户,定期地总结账簿的记录,将营业收入和相关的成本、费用配合起来,加以比较,确定企业在一个时期内的经营活动是盈是亏,这就是“利润确定”过程。

资产计价和利润确定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确定利润可采用两种方法,即资产负债表法和损益表法。两者的方法不同,但结果应当一致。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论基础是资本维持观,即只有在原资本已得到维持或成本已经弥补之后,才能确认损益。

资本维持又分财务资本维持和实体资本维持(FinancialcapitalmaintenanceandPhysicalcapitalmaintenance)两种观点:

前者认为,资本应视为一种财务现象,即包括由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源,收益就是一种实物现象,它所代表的是一种实际“生产能力”,企业资产超过原“生产能力”的部分即为收益。

这两种观点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一定期间价格变动对持有资产和负债影响和处理上。按照财务资本维持观点,价格对资产与负债的影响应该加以确认,它们在性质上高于持有利润或损失,可包括于资本报酬之中;而在性质上属于资本保持的调整,应直接纳入业主权益,而不能列入收益。

企业在一定期间所实现的赢利或亏损,必然表现为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收入有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相伴随,成本费用地减少企业资产或增加负债。资产和负债变动引起利润的情况不外于以下4种:

(1)资产增加,负债不变,表明企业取得了利润;

(2)资产不变,负债减少,同样表明企业获得了利润;

(3)资产和负债都增加,但资产增量大于负债增量,表明企业获得了利润;

(4)资产和负债同减,但资产减量小于负债减量,同样表明企业获利。

如企业在一个期间的资产和负债发生了与上述相反的变化,则企业当期的成果为亏损。因此,可通过计算和比较期初和期末净资产来确定一个会计期的利润。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收益表债务法

在确定资产变动时,所有者在此期间的追加投资和派给所有者的款项必须除外。所以资产负债表法也称净资产法,其利润计算公式可表示如下:

利润总额=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本期派给所有者的款项(减资和付给所有者的利润)-本期所有者投资(增资)

在会计实务中,此法只在流行单式记账法时,为人们所采用。随着复式记账法的盛行,收入费用类账户的设置,并用以计算利润,此法已被废止,但其核对损益的作用,依然不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