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职工薪酬的会计分录如何编写

教育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事业单位发放工资时,以前是不需计提,直接走事业支出和银行存款科目就发放了,现在相当于先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计提一下,然后再发放,养老保险、公积金等缴纳跟着工资一起走,具体分录如下:

工资分配时,借:事业支出-工资福利支出-基本工资

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职工薪酬的会计分录如何编写

事业支出-工资福利支出-津贴补贴

事业支出-工资福利支出-社会保障费-养老保险

事业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离退休工资及补贴

事业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住房公积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

工资发放时,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零余额直接支付工资部分)

扩展资料:

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职工薪酬的会计分录如何编写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职工薪酬包括: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职工福利费;

(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4)住房公积金;

(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6)非货币性福利;

(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职工薪酬的会计分录如何编写

(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属于职工薪酬范围的工资在会计上有特别的规定,会计上所称的“工资总额”,是指国家统计局1989 年1号令《关于职工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中明确的概念和标准,即“工资总额”包括六个部分:计时工资、计价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企业应付职工的劳动报酬,在会计上应设置“应付工资”科目进行核算。需要说明的是,企业发生的和职工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医疗费用、福利补助费用等,不在“应付工资”核算,但它们也属于职工薪酬的范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职工薪酬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